2018年早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较多


与会专家综合分析目前病虫害发生基础、对杀虫剂的抗药性、水稻种植条件、气候条件等因素,预测今年早稻病虫害将更加严重,其中稻飞虱、二化螟、纹枯病发生的可能性更大。卷叶虫、稻瘟病发生中度;全国发病面积2.81亿亩,其中虫害面积1.91亿亩,病害面积9000万亩。

一、发生趋势(一)水稻虫害。预计早稻飞虱以华南、江南南部稻区发生较多,西南南部、江南北部、长江中游地区发生较轻,发生面积7000万英亩;南方稻区稻纵卷叶螟发生频率较高。该地区总体发生率中等,桂东北、粤北、桂西南稻区发生面积5100万亩。 S的发生区域主要发生,华南北部上升趋势明显,发生面积4900万亩;滴虫螟一般在华南、西南稻区发生较少,发生面积600万亩;稻螟、稻秆潜叶蛾、稻跗线虫等害虫在部分地区有一定程度发生,面积达1500万亩。

(二)水稻病害。纹枯病在大部分早稻区发生较重,部分高产稻区发生较重,面积达6700万亩;稻瘟病发生总体中度,老病区和感病品种种植区发生严重,面积1300万亩。次;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、江南稻区呈上升趋势,面积达100万亩;部分稻区出现一定程度的水稻黑穗病、水稻白叶枯病等病害,面积达900万亩。穆次。

2、预测依据(一)多数病虫具备中等以上程度发生基数

据国家病虫害预报报告区域站监测,入冬后江南稻区二化螟基数较高,每亩残留害虫数量普遍在30007500只之间。其中,湖南、湖北、浙江比上年分别增长30%、26%、24.7%。 %。目前,灯下飞蛾数量较多,田间产卵量较多。截至5月11日,江南稻区115个区域站累计引蛾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9.6%;大田亩产卵量一般为30-450枚。湖南衡南、醴陵、长宁等地有700多个地区存在严重或超常发生水平的虫源基地。

4月下旬起,稻飞虱开始大规模迁入我国南方和江南稻区。迁徙范围广,昆虫数量多。目前,田间昆虫数量正在迅速增加。我国南方田间害虫数量一般为80-350种,最多可达800-1200种。广西沿海部分地区,数量高达2000-3000只,虫源数量较为严重或以上。

4月下旬以来,华南、江南稻区稻纵卷叶螟开始出现小迁徙高峰。华南稻区每亩蛾数一般为20-80只,最高可达200-400只;在江南的稻区,每亩的蛀虫数量是比较多的。例如,4月份湖南省灯下蛀虫县数和引蛀量均高于去年同期。目前,华南地区稻田亩产幼虫数量一般为100-200头,最高可达500-900头,虫源基础处于中等以上水平。

纹枯病常年反复发生,田间菌源大,菌源基地较为普遍。稻瘟病全年发病点广泛,具有中度以上流行病菌源基础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越南北部冬春稻区有一定数量的毒源,早稻中后期毒源繁殖风险较高。

(二)水稻栽培情况及病虫抗药性上升对病虫发生有利

近年来,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,早稻种植面积减少,有利于“两迁”害虫、二化螟等水稻害虫集中为害。早稻的主要品种是多穗型。它们在高水高肥的栽培条件下生长量大,易形成温度适宜、湿度高的田间小气候,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。据江南及长江中下游稻区监测,二化螟对常用农药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,部分稻区已达到高抗性水平,有利于二化螟的发生和为害。

(三)气候条件有利于病虫发生流行

据各省气候中心预测,5月至6月华南稻区降雨偏少,之后降雨偏多。 5月将有3次明显降雨过程。 6月降雨偏多,将有4次集中降雨过程。 5月江南稻区降雨较多。强度高,有利于“两迁移”害虫集中迁移和水稻病害的发展和蔓延。此外,今年夏季还将有78个台风从南部和东南沿海登陆我国。台风的数量太多了。部分地区可能出现“二迁”害虫集中迁徙、细菌性病害局部重新出现的情况。

标签:
  • 农作物种植教程
  •  
  • 农作物种植方法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    种植红薯,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?菜农必知!
    种植红薯,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
   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,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。在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